📺 一、背光模組是什麼?
在液晶顯示器(LCD)中,液晶本身並不發光,因此需要背光模組提供光源。
背光模組(Backlight Module) 是由多層光學材料組成的結構,用以均勻分配光線並提升亮度與對比。
背光模組(Backlight Module) 是由多層光學材料組成的結構,用以均勻分配光線並提升亮度與對比。
它主要由以下元件組成:
🔹光源 → 提供初始照明
🔹導光板 → 將光線均勻導出
🔹反射片/擴散膜/增亮膜 → 提升光效與均勻性
🔹偏光片 → 控制光的偏振方向
🔹驅動IC與控制電路 → 調整亮度與色彩表現
🔹光源 → 提供初始照明
🔹導光板 → 將光線均勻導出
🔹反射片/擴散膜/增亮膜 → 提升光效與均勻性
🔹偏光片 → 控制光的偏振方向
🔹驅動IC與控制電路 → 調整亮度與色彩表現
🌈 二、背光模組主要材料與供應商總覽
🔆 光源(8家)
光源決定了背光的亮度與壽命,主流為 LED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台灣上市公司 | 富采(有股期)、榮創、億光(有股期) |
台灣上櫃公司 | 臺龍 |
國際企業 | 日亞化、首爾半導體、聚飛、歐司朗 |
💡 重點筆記:Micro LED 背光技術崛起,富采與日亞化積極布局。
⚪ 反射片(5家)
用於反射漏光,提高光利用效率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國際企業 | SKC、東麗、Tsujiden、Shinwha、三菱化學 |
🔷 增亮膜(7家)
增亮膜可提升螢幕亮度與對比,是光學膜的重要組成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台灣上櫃公司 | 光耀、友輝、華宏 |
國際企業 | Shinwha、LG Electronics、DNP、3M |
💡 關鍵技術:Prism Sheet、BEF膜由 3M 領先全球。
🔶 導光板(9家)
負責將光源均勻分配至整個面板,是背光模組的核心結構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台灣上市公司 | 達運、茂林-KY |
台灣上櫃公司 | 先益 |
台灣興櫃公司 | 云光 |
本國企業 | 奇美實業 |
國際企業 | 旭化成、住友化學、Kuraray、LX MMA |
⚪ 擴散膜(9家)
使光線更柔和、避免亮點與陰影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台灣上櫃公司 | 迎輝、華宏 |
本國企業 | 奇美實業 |
國際企業 | SKC、住友化學、Keiwa、Tsujiden、Kimoto、Shinwha |
💡 背光模組整合(7家)
整合光學膜材、導光板與外框結構,形成完整背光單元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台灣上市公司 | 達運、瑞儀(有股期) |
台灣上櫃公司 | 福華、中光電、臺龍、先益 |
台灣興櫃公司 | 云光 |
💡 瑞儀光電 為 Apple、Dell、HP 供應筆電與平板背光模組。
🧩 膠框、鐵件(5家)
結構支撐與熱傳導材料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台灣上市公司 | 嘉彰 |
台灣上櫃公司 | 英濟、台翰、先益 |
國際企業 | 適新科技 |
🌀 偏光片(8家)
偏光片是控制光波方向的關鍵材料,影響對比與色彩準確度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台灣上市公司 | 明基材、力特、誠美材 |
台灣上櫃公司 | 華宏 |
國際企業 | 日東電工、住友化學、三星SDI、杉金光電 |
💡 偏光片技術重點:
具抗UV、抗藍光功能的新型偏光片為市場新焦點。
具抗UV、抗藍光功能的新型偏光片為市場新焦點。
🔌 ITO導電玻璃(4家)
負責電性傳導與觸控感應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台灣上櫃公司 | 迎輝、安可 |
台灣興櫃公司 | 聯享 |
本國企業 | 富元精密 |
🎨 彩色濾光片(3家)
主要用於液晶顯示中的色彩形成層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國際企業 | 住友化學、東麗、TOPPAN |
🛸玻璃基板(3家)
提供顯示器的結構基底與穩定性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國際企業 | 康寧、艾杰旭(AGC)、電氣硝子 |
⚙️ 驅動IC(12家)
控制畫面刷新與亮度調節,是顯示控制的核心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台灣上市公司 | 聯詠(有股期)(有小型股)、瑞鼎、敦泰、天鈺、矽創 |
台灣上櫃公司 | 力領科技 |
國際企業 | 奇景、三星、MagnaChip、LX Semi、北方集創、韋爾 |
💡 聯詠科技 為全球前五大驅動IC設計公司之一。
🧪 化學品(14家)
應用於光學膠、水膠、塗層及導電材料。
類別 | 公司名稱 |
|---|---|
台灣上市公司 | 達興材料、永光、華立、三福化、勝一 |
台灣上櫃公司 | 光洋科、鑫科、晶呈科技、新應材 |
國際企業 | JX金屬、JSR株式會社、東進、富士軟片、默克 |
🌍 三、產業筆記
1️⃣ Mini/Micro LED 背光技術興起
→ 高亮度、高對比、省電化,逐步取代傳統LED背光。
→ 高亮度、高對比、省電化,逐步取代傳統LED背光。
2️⃣ 高階光學膜材料本地化
→ 台灣廠商積極研發擴散膜、增亮膜,降低對日本依賴。
→ 台灣廠商積極研發擴散膜、增亮膜,降低對日本依賴。
3️⃣ 車載與工業顯示需求成長
→ 車載面板使用高溫耐久型背光模組,拉動中光電、瑞儀需求。
→ 車載面板使用高溫耐久型背光模組,拉動中光電、瑞儀需求。
4️⃣ 永續與綠能製程
→ 可回收PET光學膜、低揮發性化學材料成為新標準。
→ 可回收PET光學膜、低揮發性化學材料成為新標準。
💬 結語:背光模組,顯示科技的隱形英雄
你看到的每一個螢幕亮點,背後都有十多層光學材料協同工作。
背光模組雖隱於面板之下,卻是整個顯示產業鏈的「光之心臟」。
背光模組雖隱於面板之下,卻是整個顯示產業鏈的「光之心臟」。
沒有光,就沒有畫面。
背光模組,就是讓科技「看得見」的力量。
📍延伸閱讀


上一則 平面顯示器-中游及協力廠商
下一則 光學產業-下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