💎 一、光學中游:從「模具精度」打造成像靈魂
在光學產業鏈中,中游扮演承上啟下的重要角色。
上游提供玻璃與塑膠材料,而中游負責「鏡片設計、模具製造、成形與鍍膜」。
鏡片的曲率、透光率與偏心誤差,全仰賴中游的精密工藝。
上游提供玻璃與塑膠材料,而中游負責「鏡片設計、模具製造、成形與鍍膜」。
鏡片的曲率、透光率與偏心誤差,全仰賴中游的精密工藝。
⚙️ 二、光學模具:精度決定一切的開端
光學模具是鏡片射出或壓製的「母體」。
任何一微米的誤差,都會導致鏡頭焦距或影像解析度失真,因此模具精度往往需達到 ±0.001 mm(1μm) 以內。
任何一微米的誤差,都會導致鏡頭焦距或影像解析度失真,因此模具精度往往需達到 ±0.001 mm(1μm) 以內。
📊 主要企業分布
台灣上市公司(1家)
- 中揚光:專精光學模具與非球面模具製造,具備模具研磨、鍍膜及模壓成形整合能力,是台灣光學製程關鍵供應商。
台灣上櫃公司(1家)
- 伯特光學:主攻鏡片模具與模組零組件設計,服務範圍涵蓋相機、車載與AR光學產品。
知名本國企業(1家)
- 均英精密工業:以高精度CNC加工與奈米研磨見長,為多家手機鏡頭與醫療光學設備提供模具設計服務。
💡 趨勢重點筆記:
- 非球面鏡片模具 為產業主流,能有效縮減鏡片數量、減重與改善成像。
- 超精密模具加工技術(Diamond Turning + CNC)已逐漸導入AI校正與數位監控。
🔮 三、塑膠/玻璃光學鏡片:精密成形的藝術
鏡片是光學產品的靈魂,其製程整合材料、光學設計與表面處理技術。
中游的鏡片廠商負責從模具到鍍膜的完整生產鏈,是影像清晰度的保證。
中游的鏡片廠商負責從模具到鍍膜的完整生產鏈,是影像清晰度的保證。
🧩 主要企業分布
台灣上市公司(4家)
- 大立光(有股期)(有小型股期):全球高階手機鏡頭龍頭,整合鏡片設計、模具、射出與組裝。
- 玉晶光(有股期)(有小型股期):主攻手機與車用鏡頭鏡片,Apple 供應鏈核心成員。
- 亞光(有股期):提供手機、車用、醫療鏡頭光學鏡片,具自有模具開發能力。
- 今國光:以相機與車用鏡頭聞名,投入玻璃鏡片與非球面鏡片研磨。
台灣上櫃公司(3家)
- 新鉅科:專攻塑膠鏡片與微結構光學件,應用於AR與車用感測器。
- 先進光:主攻高精度玻璃鏡片與雷射光學元件。
- 保勝光學:具備模具與鏡片製造一體化技術,產品涵蓋攝影機與投影鏡頭。
國際知名企業(6家)
舜宇光學(中國)、瑞聲科技(AAC,中國)、歐菲光(中國)、丘鈦科技(中國)、Kantatsu(日本)、Sekonix(韓國)。
舜宇光學(中國)、瑞聲科技(AAC,中國)、歐菲光(中國)、丘鈦科技(中國)、Kantatsu(日本)、Sekonix(韓國)。
🧠 四、技術演進:非球面化、輕量化、智慧化
1️⃣ 非球面鏡片普及化
→ 減少鏡片組數、改善邊緣成像、降低重量與厚度。
→ 減少鏡片組數、改善邊緣成像、降低重量與厚度。
2️⃣ 塑膠鏡片技術成熟
→ 射出成型取代部分玻璃鏡片應用,特別在車載與AR領域快速成長。
→ 射出成型取代部分玻璃鏡片應用,特別在車載與AR領域快速成長。
3️⃣ 智慧製造導入
→ AI量測與光學模擬(Optical Simulation)技術導入設計階段,提升良率與光學性能一致性。
→ AI量測與光學模擬(Optical Simulation)技術導入設計階段,提升良率與光學性能一致性。
4️⃣ 車用光學成長動能強
→ 自動駕駛、ADAS與環景鏡頭需求爆發,帶動玉晶光、亞光、新鉅科等廠商業績持續上升。
→ 自動駕駛、ADAS與環景鏡頭需求爆發,帶動玉晶光、亞光、新鉅科等廠商業績持續上升。
🌍 五、台灣 vs. 亞洲光學競局
國家/地區 | 優勢 | 代表企業 |
|---|---|---|
台灣 | 精密製造與垂直整合 | 大立光、玉晶光、亞光、今國光 |
中國 | 規模經濟與成本優勢 | 舜宇光學、歐菲光、丘鈦科技 |
日本 | 高精度玻璃材料與模具技術 | Kantatsu |
韓國 | 車用鏡頭與AR應用 | Sekonix |
📊 觀察筆記:
台灣廠商逐步轉型「研發導向」,
結合自動化模具生產與高階鏡片鍍膜製程,
持續維持在全球高精度光學供應鏈的關鍵地位。
台灣廠商逐步轉型「研發導向」,
結合自動化模具生產與高階鏡片鍍膜製程,
持續維持在全球高精度光學供應鏈的關鍵地位。
💬 結語:精密光學的靈魂,藏在每一顆鏡片裡
光學中游是產業中最講究技術與精度的階段。
從模具到鏡片,每一微米的差異都影響成像的銳利度與色彩。
從模具到鏡片,每一微米的差異都影響成像的銳利度與色彩。
精密,是光學的語言;清晰,是科技的藝術。
光學中游讓世界更清楚,也讓科技更溫柔。
📍延伸閱讀


上一則 光學產業-下游
下一則 光學產業-上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