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💎 一、光學產業的起點:從原料開始的精密科技
光學產業看似專注於「成像」與「鏡頭品質」,但真正的核心從原料開始。
每一片鏡片的清晰與折射率,都來自上游材料的純度與均勻性。
每一片鏡片的清晰與折射率,都來自上游材料的純度與均勻性。
在上游階段,光學材料主要分為兩大類:
1️⃣ 塑膠原料(Resin Material)
2️⃣ 玻璃原料(Optical Glass Material)
1️⃣ 塑膠原料(Resin Material)
2️⃣ 玻璃原料(Optical Glass Material)
🧪 二、塑膠與玻璃原料:鏡頭品質的基石
🧴 1. 塑膠原料:輕量化與量產化的關鍵
隨著手機鏡頭、車用鏡頭與AR裝置普及,塑膠光學材料 以高透明度、輕量與可成型特性,成為市場主流之一。
常見的光學用塑膠材料包括:
- PMMA(壓克力):透光率高達 92%,具優異光學性能。
- PC(聚碳酸酯):耐衝擊性高,適合高強度鏡片。
- COP/COC(環烯烴聚合物):折射率穩定、低吸水性,常用於醫療與車載鏡頭。
代表企業:
- 首德(SHODEN):日本高端光學樹脂材料製造商,專長於手機與車用鏡頭塑膠透鏡用料。
- 小原株式會社(Ohara Inc.):除玻璃外,也生產部分高性能塑膠光學材料,用於相機與投影鏡頭。
📈 趨勢筆記:
- 塑膠鏡片可降低重量達 50%,
- 成本較玻璃鏡片低約 30%,
- 可支援 精密射出成型 與自動化量產,使其在車用與AR鏡頭市場中快速成長。
🔮 2. 玻璃原料:光學精度的靈魂
光學玻璃的純度、折射率與阿貝數(Abbe number)直接決定成像品質。
現代光學產品(如相機、望遠鏡、感測鏡頭)對玻璃材質要求極高。
現代光學產品(如相機、望遠鏡、感測鏡頭)對玻璃材質要求極高。
常見光學玻璃分類:
- 冠狀玻璃(Crown Glass):低折射率、高阿貝數,常用於成像鏡頭。
- 火石玻璃(Flint Glass):高折射率、低阿貝數,用於校正色差。
- 高折射玻璃(High Refractive Glass):適用於手機與潛望式鏡頭。
主要供應商:
- 小原株式會社(Ohara Inc.):全球頂尖光學玻璃廠,供應Canon、Nikon、Sony 等品牌鏡頭用材。
- 首德(SHODEN):專注光學玻璃母材與中高折射玻璃配方研發。
📊 趨勢筆記:
近年智慧型手機與車載鏡頭需求強勁,
帶動高折射率玻璃材料(n>1.8)的市場需求年增逾10%。
近年智慧型手機與車載鏡頭需求強勁,
帶動高折射率玻璃材料(n>1.8)的市場需求年增逾10%。
⚙️ 三、塑膠/玻璃毛胚:光學成形的關鍵中介
光學毛胚(Blank)是從原料進入鏡片製造前的中間階段。
此階段影響後續研磨、鍍膜與光學良率,是光學產業中極重要的環節。
此階段影響後續研磨、鍍膜與光學良率,是光學產業中極重要的環節。
📈 主要企業分布
台灣上櫃公司(1家)
- 聯一光電:國內光學毛胚與初階玻璃成形領導廠,具備高精密射出與玻璃成型技術,客戶涵蓋鏡頭與車用廠商。
國際企業(2家)
- 小原株式會社(Ohara):同時提供光學玻璃原料與毛胚,全球鏡頭品牌的主要供應來源。
- 首德(SHODEN):專精毛胚原料與加工玻璃體積控制,為日本光學供應鏈核心成員。
💡 產業筆記:
- 玻璃毛胚尺寸與厚度穩定性將影響後段研磨效率。
- 台灣聯一光電積極導入自動化模壓技術,提升毛胚一致性與光學均質度。
🌏 四、台日供應鏈協作:光學材料國際分工
光學上游市場呈現明顯的「台日分工」:
- 日本企業:掌握高端光學配方與材料技術(Ohara、Shoden)。
- 台灣廠商:擅長高效率量產與成本控制(聯一光電)。
這種結構使台灣光學產業能與全球品牌形成互補合作:
台灣生產 → 日本研發 → 全球應用,
共構完整的亞洲光學供應鏈。
台灣生產 → 日本研發 → 全球應用,
共構完整的亞洲光學供應鏈。
💬 結語:從原料到光學價值的起點
每一顆鏡頭的誕生,始於這些看似平凡的透明材料。
塑膠與玻璃原料,是光學世界中最不起眼卻最關鍵的角色。
塑膠與玻璃原料,是光學世界中最不起眼卻最關鍵的角色。
光學的清晰度,始於材料的純度。
上游是光學產業的靈魂起點,也是精密科技的基石。
📍延伸閱讀

上一則 光學產業-中游
下一則 LED-下游